4月上旬、在南島原向日葵觀光協會會長內山李哲利(69歲)的引導下走訪原城跡。站在山頂上的本丸跡可以一望青草耀眼的丘陵和隔海相望的天草島嶼。
內山先生說:「原城是天然要塞」。原城是1604年,天主教大名有馬晴信所建造周圍4公里的巨城,利用東南北三方被海和溼地包圍的斷崖山丘所蓋的。築城當時在滿潮時,目前為國道的西方會湧入海水,成為像是隔絕之島。
有馬氏以前的據點日野江城堡位在原城約3公里的北方。晴信從在豐臣秀吉朝鮮出兵時交流的諸大名那邊學習最新的建造技術,預設據點會從日野江城移出而建造了廣大的原城。
原城在戰前的1938年被指定為國家古蹟。1615年江戶幕府發布的一國一城令中被廢棄,任務應以結束的原城在歷史留下名聲是因為成為被稱做「日本史上最大的起義」「島原·天草起義(島原之亂)」的舞台。
▽反抗苛政
由於晴信積極擁護基督教,因此島原半島的領民幾乎都成為了信徒。信徒組織的信仰會在地區組成,認真地進行活動。
在幕府1614年,基督教信仰在全國內被禁止。取代有馬氏成為領主的松倉氏除了徵收重稅,還將天主教徒丟入雲仙地獄的熱水裡等等強烈鎮壓。
對飢荒和苛政絕望的島原半島南部的農民終於在1637年12月起義。一個接一個地殺害地方官,並攻佔松倉氏的居城島原城。和呼應動員的天草農民會合後增長約三萬七千名、佔據了廢城原城。
在鎮壓中在棄教的人也回歸信仰。起義軍將被敬稱為「救世主」的天草四郎作為總司令團結起來。與來鎮壓的幕府軍激烈對戰,戰死了上使(總大將)板倉重昌。
新上使松平信綱採取軍糧食攻勢。荷蘭船砲擊了原城,期待西方援軍的起義軍有所動搖。幕府軍12多萬人在第二年4月,對士氣下降的起義軍發動了總攻擊。除了與幕府軍相通的山田右衛門作之外,孩童與婦女全部都被殺害。四郎被攻擊,原城也遭到徹底的破壞。
▽封印遺體
從1992年開始的原城遺址挖掘調查中浮現的是起義軍的熱誠信仰,以及對幕府軍的強烈厭惡感。
在本丸跡挖出了許多刻印著耶穌和聖母瑪利亞等徽章、念珠以及將鉛彈溶解作成的十字架等信仰用具。是起義軍最後穿戴在身上的東西。
正門附近發現暸大量起義軍的遺骨。從遺骨的狀態可以判別幕府軍切斷脖子和雙腳的無情殺害。幕府軍將起義軍屍體集中在通道,打壞兩側石牆使巨石剝落,再在上面覆蓋土來完全「封印」。
起義軍隊唱著天主教的祈禱後
戰鬥。從原城一定經常聽到讚美歌以及祈禱的聲音吧。城池陷落時,據說還有帶著微笑奔跑進火坑中的孩子。
「起義軍希望與四郎一起去天堂。幕府軍對於不怕死農民的身影感到恐懼」。內山先生說。
祈求來生救贖的民眾的勇敢信仰,在權力者看來變成了「狂熱的反體制思想」。受到島原之亂衝擊的幕府,進一步強化了鎖國和禁教的政策。
1644年,在國內活動的最後一位神父Mancio小西殉教了。剩留在日本的基督教徒正式進入了潛伏時代。
◎筆記
從JR諫早站搭乘島鐵巴士到口之津需要1小時30分鐘。該巴士從口之津到原城前要20分鐘。步行10分鐘。大約2公里北西處有介紹挖掘調查的出土品等有馬天主教遺產紀念館。洽詢南島原向日葵觀光協會(電話0957・85・3217)。
◎專題/人的作為 詢問
原城本丸正門遺跡附近建有名為「骨噛地藏」的老舊地藏塔。內山先生引導來訪者時會建議「在這裡行一禮之後再去吧」。
戰亂後,原城令人嫌惡。約130年後,終於開始開墾,到處出現大量的人骨。1766年將蒐挖到的遺骨埋葬,願心寺(南島原市北有馬城市)的住持與當地人們建造地藏來供養。
在原城包括兒童和婦女有數萬名被槍斃。海岸上排列了2萬人的頭顱。置身於戰爭這種極限狀態時,人會做什麽?這裡可以說是質問人類作為的回憶之地。
國文學者八波則吉,留下這樣的慰靈詩。
「獻花給骨噛地藏/死了有三萬人/連小孩子都在有/獻花給骨噛地藏」